中新网山东新闻9月5日电(张婧)日前,在青岛市崂山区港东码头轰鸣的鞭炮声和飘扬的龙旗中,“崂山韵·世界风——文化探秘之旅”迎来第三场活动。来自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青岛大学留学生及在青外国友人,与当地渔民共同迎接黄渤海结束伏季休渔后的“开海第一网”,沉浸式体验北方渔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当日,王哥庄街道港东码头人潮涌动,四十余艘插着五星红旗的渔船整装待发。外国友人跟随当地渔民,体验了出海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从检查网具、线路到悬挂龙旗,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渔民们对传统的坚守。外国友人与当地渔民共同见证了渔船队浩浩荡荡驶向作业海域的壮观场景。青岛大学巴基斯坦留学生阿里·纳瓦兹(Ali Nawaz)表示:“我作为巴基斯坦人,能参与崂山的开渔节让我倍感荣幸。我们国家没有这样的传统仪式,但这里的氛围深深打动了我。我看到了渔民们带着笑容祈祷丰收的场景,让我感受到他们对海洋的敬畏与期盼。”
来自尼日利亚的外国友人奥布埃奎·乌切丘克伍·瓦妮莎(Obuekwe Uchechukwu Vanessa)也表示:“第一次参加开渔节让我特别兴奋!作为一个爱吃鱼的人,能体验渔民生活、了解开渔传统真的很难得。这让我想起尼日利亚的‘新山药节’,都是庆祝收获的开始。今天见证了渔民们重启航海的新起点,让我对中国文化和渔民日常有了更深的理解。”
据介绍,拥有600余年历史的港东码头是当地渔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当地伏季休渔制度也已实施近30年,通过“捕养结合”的方式,既保护了海洋生态,又保障了渔民收益。如今,当地正推动渔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开辟渔家体验游、海上观光等特色线路,让传统渔业焕发新生机。不少外国友人表示:“这不仅是生产方式的创新,更是生态智慧的体现。这种平衡发展理念令人敬佩。”
据悉,“崂山韵·世界风——文化探秘之旅”系列活动旨在通过多元文化体验,向外国友人展示崂山区的文化魅力与区域发展。本期活动特别聚焦以崂山“开海节”为代表的中国北方渔家文化主题,展现崂山区在传统文化与生态平衡、产业发展方面的融合实践。据介绍,该系列后续还将组织外国友人体验崂山面塑、地域技艺等特色项目,持续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助力崂山文化国际传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