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项目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是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一个地区的快速发展、全面进步,离不开重大项目的强力拉动和支持。对于承担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等重要使命任务的省会济南而言,自2023年以来,从项目突破年到项目深化年,再到项目提升年,“项目为王”已经深深镌刻在了济南砥砺前行的足迹中。怀着“起步即冲刺”的坚定决心和奋勇争先的十足干劲,济南积极引进项目、全力建设项目、用心服务项目。随着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拔地而起、茁壮成长,济南高质量发展的成色也愈发充足、底色也更加鲜亮。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从2023年提出“项目突破年”到2024年的“项目深化年”,再到2025年的“项目提升年”,济南始终在延续聚焦项目这一经济发展“牛鼻子”的工作思路,千方百计引进支撑作用大、产业链条长的好项目,矢志不渝地建设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强的大项目,通过大项目来促进大投资、推动大发展。这一路,济南走得蹄疾步稳——
从公开的数字来看,2023年,济南提出“项目突破年”,只争朝夕地“谋项目、抓项目”成为全市上下的工作常态。这一年,济南2413个“三年行动计划”重大项目全年完成投资超4150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超过133%。
2024年是济南市的“项目深化年”,这一年,2000个新旧动能转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全速推进,临工重机数字化工厂等项目建成投产,恒瑞医药、智星空间等一批新项目、好项目签约落地,绕城高速港沟至殷家林段改扩建、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等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项目加快建设;131个省级重点实施类项目当年累计完成投资1176.1亿元,投资完成率131.5%;430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当年累计完成投资2835.2亿元,投资完成率125.7%,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2025年再度被济南市委确定为“项目提升年”,成为济南市连续将项目建设作为年度工作主题的第三个年头。2月24日,2025年春季全省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举行,济南市参加此次集中开工的项目共计73个,总投资74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81亿元。其中主会场所在的中科曙光济南基地项目,在建成后将努力打造百亿级的先进计算产业集群。一个龙头项目落地,将带来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龙头项目生根,则有望茁壮成长为全新的增长极,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注入澎湃的新动能。
时光的流逝不舍昼夜,奋进的航程击鼓催征。接下来的济南,如何继续以项目建设塑强省会发展新优势,使得强省会建设继续迈出坚实步伐、取得扎实成效?这道时代的重要命题,需要全市上下在加速奔跑、担当作为中书写优异答卷。
要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坚定不移抓实抓细项目谋划建设。2025年的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以项目建设的实际成效塑强竞争新优势。这首先需要在“谋”上发力、“质”上着力,全市“上下一盘棋”对项目进行高标准谋划布局,围绕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各项要求,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挖掘,持续谋划龙头项目、储备优质项目、布局重大项目,从而形成大项目、好项目“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的梯次发展格局。
要坚持龙头引领、聚链成群,千方百计推动存量优质企业做大做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存量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是重要依托。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文化旅游和民生等领域,要千方百计激活存量、不遗余力挖掘增量,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培育一批产业链条长、辐射作用强的好项目、大项目,推动企业延链补链强链,以优势产业链条建设助力产业集群培育,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积极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崭新篇章。
要全力以赴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为企业纾困解难。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从重点项目的前期手续审批到开工建设,直至竣工投产,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对重点项目的用地、资金、基础设施配套等各类要素需求进行全方位梳理,强化要素保障、完善配套设施、主动靠前服务,提供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店小二”式服务,打好政策“组合拳”,通过精准发力的全链条服务,逐一破解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难题,从而实现“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
随着一个个重点项目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奔跑姿态加速推进,当下的济南,正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见行见效;众多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拔节起势,不仅全力为强省会建设蓄势赋能,也展现出济南在新时代昂扬向上的奋进征程。
(济南广播电视台 王宝静)